跳水作为一项极具观赏性的体育运动,吸引了众多爱好者投身其中,跳水运动也存在一定风险,容易导致各种损伤,作为医院护士长,深知这些损伤的预防及护理对于运动员的重要性。
跳水运动中常见的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颈部、脊柱、肩部、肘部及腕部等,头部受伤可能源于入水姿势不当,导致头部直接撞击水面,轻者可能引起脑震荡,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重者可能造成颅骨骨折、颅内出血等严重后果,危及生命,脊柱损伤多因跳水时身体姿势失控,过度扭曲或伸展脊柱,可导致椎体骨折、脊髓损伤,引起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甚至截瘫,肩部损伤常发生于起跳或入水瞬间,肩部承受较大冲击力,易出现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等,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肘部和腕部损伤则多与手部入水时的冲击力传导有关,可引发肱骨髁上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扭伤等,导致局部肿胀、疼痛、畸形。
为有效预防跳水运动损伤,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通过慢跑、关节活动等方式,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使肌肉、关节处于良好的运动状态,减少受伤几率,要掌握正确的跳水技术,规范的起跳动作能保证身体在空中的姿态稳定,减少不必要的冲击力;正确的入水姿势可降低对身体的损伤风险,如保持身体垂直入水,避免头部先入水等,合理控制训练强度和频率也至关重要,过度训练易使身体疲劳,增加受伤可能性,应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能力循序渐进地安排训练。
一旦发生跳水运动损伤,及时、科学的护理至关重要,对于轻微损伤,如软组织挫伤,应立即进行冷敷,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24 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损伤修复,对于骨折等严重损伤,应避免随意搬动患者,尽快呼叫急救人员,在等待过程中做好固定和止痛措施,在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如对于脊柱损伤患者,要保持脊柱的稳定,避免二次损伤;对于肢体骨折患者,要注意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和感觉运动情况,防止出现缺血性坏死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跳水运动虽充满魅力,但我们必须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护理,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正确的技术指导以及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让运动员在享受跳水乐趣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障身体健康,减少损伤带来的痛苦。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