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若不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作为医院的护士长,深知其危害,也时刻关注着每一位患者的情况。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发生于 2-7 岁体质较好的儿童,潜伏期多数为 1-2 天,短者数小时,患儿起病时可无明显的腹泻、腹痛等肠道症状,而是突然高热,体温可达 40℃以上,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甚至惊厥、昏迷,这往往让家长和医护人员容易忽视肠道症状,从而延误诊断。
我们在日常护理中,会格外留意患儿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有高热且伴有精神异常的患儿,会立即报告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对于疑似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患儿,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及时给药和补充液体,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每 15-30 分钟记录一次,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波动。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医嘱准确用药,抗生素的使用要足量、足疗程,以有效杀灭痢疾杆菌,针对高热给予物理降温或适当使用退热药物,如体温持续不降或伴有惊厥,要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确保患儿的安全。
饮食护理也至关重要,在患儿病情初期,肠道功能紊乱,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藕粉等,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量,但要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又不能加重肠道负担。
心理护理同样不容忽视,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病情较重,住院时间相对较长,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我们会耐心与患儿沟通,用温柔的语言安慰他们,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
预防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关键在于注意饮食卫生,教育儿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吃生冷食物,避免食用不洁的瓜果蔬菜,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对于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要做好晨检和午检工作,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儿童,防止疾病的传播。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医护人员高度警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就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其危害,让患儿早日康复,回归健康快乐的生活,我们也将继续坚守岗位,为守护患儿的健康全力以赴。
发表评论
警惕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及时就医是关键,此病起势凶猛、进展迅速且病情复杂多变需高度重视!
警惕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其发病急骤、病情凶险需及时就医,预防为先:勤洗手讲卫生;早发现症状如高热寒战立即求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