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骄阳似火,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中暑成为了我们在这个季节里需要重点防范的健康问题,作为医院的护士长,深知中暑对患者健康的潜在威胁,也明白如何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中暑,是在高温、高湿或强辐射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病情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是中暑的早期阶段,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此时若能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补充水分和盐分,症状通常可在短时间内缓解。
如果先兆中暑未得到及时处理,病情进一步发展就可能演变为轻症中暑,患者体温往往会升高到 38℃以上,除了先兆中暑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伴有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循环衰竭的症状,对于轻症中暑患者,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以降温,并给予适量的淡盐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饮品,经过适当处理后,多数患者可在数小时内恢复。
但最令人担忧的还是重症中暑,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情况,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尤以腓肠肌为著,患者会感到肌肉疼痛、僵硬,伴有短暂的意识清醒,热衰竭则多由失水、失盐导致血容量不足引起,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而热射病最为凶险,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患者体温可高达 40℃以上,伴有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等症状,若不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
在医院的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时刻关注着每一位患者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在高温天气下,加强对病房的巡查,提醒患者注意防暑降温,对于一些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疾病以及长时间户外活动的患者,更是重点关注对象,我们会向患者及家属宣传中暑的预防知识,如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随身携带防暑药品等,我们也会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大家对中暑的识别和救治能力,确保在患者出现中暑症状时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处理,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夏日虽热,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做好防暑措施,就能有效预防中暑的发生,让我们携手守护健康,度过一个清凉、平安的夏天。
发表评论
夏日炎热,防中暑是关键!守护健康不放松每一刻。
夏日炎热,防中暑是关键,科学避署、合理饮食与充足休息并重;守护健康不放松。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