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工作中,我时常接触到因各种原因前来就诊的患者,其中不乏因误食白果而引发身体不适的案例,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小小的白果,虽有一定药用价值,但食用时若不谨慎,也会给健康带来风险。
白果,又称银杏果,是银杏树的果实,它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在传统医学中,白果也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例如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等,白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酚等多种有毒成分,尤其是绿色的胚部毒性更强。
记得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就诊,孩子误食了几颗白果后,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家长焦急万分,后悔没有看管好孩子,经过详细的检查和及时的治疗,孩子的症状逐渐缓解,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普及白果食用安全知识是多么重要。
生食白果中毒的风险较高,儿童对白果的耐受性更低,几颗白果就可能引发中毒反应,即使是熟食,也不能过量食用,成年人一次食用白果的量最好控制在10颗以内,儿童则应更少,食用白果前,一定要将其炒熟或煮熟,以降低毒性。
对于白果的药用价值,虽然有相关记载,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它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体质虚寒者、孕妇等人群更应避免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提高对白果毒性的认识,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白果,如果发现有人误食白果后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食用白果的情况,以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医院作为守护健康的重要场所,我们不仅要治疗患者的疾病,更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各类健康风险的认知,就像白果,它虽有独特之处,但只有正确对待,才能发挥其有益的一面,避免因误食而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白果,谨慎食用,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发表评论
白果虽具营养与药用价值,但食用时务必谨慎处理及控制量度以避免潜在风险。
白果虽具润肺益肾之效,但食用时务必谨慎处理与适量摄入,其潜在毒性不容小觑。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