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血管疾病的范畴中,心肌梗死犹如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作为医院的护士长,深知心肌梗死对患者身体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并向大众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大家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与警惕。
心肌梗死,就是心脏的供血血管堵塞,导致心肌因缺血而坏死,它常常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作,让患者和家属猝不及防,许多人在发病前可能仅有一些轻微的不适,如胸痛、胸闷、心悸等,但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引发心肌梗死的原因众多,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主要的因素,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使得血管壁上逐渐形成斑块,当斑块破裂或堵塞血管时,就容易引发心肌梗死,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心肌梗死发作时,患者通常会感到剧烈的胸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等部位,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 30 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往往不能缓解,患者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原地休息,避免活动,以减少心肌的耗氧量。
对于心肌梗死的治疗,时间就是生命,一旦确诊,应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以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挽救濒死的心肌,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也至关重要,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生活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周至少运动 150 分钟;戒烟限酒,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并治疗,就能够降低其发生率,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让我们共同关注心肌梗死,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发表评论
警惕心肌梗死,生命的隐形威胁——沉默的杀手需以预防之心守护健康。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