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应用数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如同精准的导航仪,为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与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护理排班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排班能确保各时段护理人力充足且高效运转,这就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科学规划,依据科室每日患者流量的统计数据,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的就诊高峰与低谷,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出每个班次所需的护士人数,以某科室为例,经统计发现上午 9 点至 11 点以及下午 3 点至 5 点患者就诊量较大,护士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借助数学分析,护士长能够精准安排这两个时段的护理人员,保证护理工作有序进行,既避免了人力浪费,又防止因人员不足导致护理服务质量下降。
护理工作中的药品管理同样离不开应用数学,准确计算药品剂量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关键,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运用数学公式精确算出合适的药物用量,在为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时,要依据儿童的体重按照特定的公式来确定给药剂量,假设某儿童体重为 20 公斤,所用抗生素的推荐剂量是每公斤体重 5 毫克,那么通过简单的乘法运算(20×5 = 100 毫克)就能得出该儿童的用药剂量,在药品库存管理方面,数学也大有用武之地,护士长可以运用库存管理的数学方法,如经济订货量模型,来确定各类药品的最佳采购量和补货时机,通过计算药品的使用频率、采购成本、存储成本等因素,合理控制药品库存水平,既能保证临床用药需求,又能避免药品积压过期造成浪费。
在护理质量评估中,应用数学能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准确,护士长可以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护理工作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如患者满意度调查得分、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等,通过计算这些指标的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能够清晰地了解护理工作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一段时间内患者满意度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某科室患者满意度得分的均值为 85 分,标准差为 5 分,进一步分析数据分布情况,发现得分在 80 - 90 分之间的患者占比较大,而低于 80 分的患者可能存在对某些护理环节不满意的情况,基于此,护士长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提升护理质量。
应用数学在医院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它帮助护士长更加科学、精准地管理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