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工作多年,见过形形色色因运动受伤前来就诊的患者,其中因跳高导致的损伤也不在少数,跳高作为一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体育运动,若不注意正确的方法和预防措施,很容易引发各类伤痛。
跳高时最常见的损伤部位当属脚踝和膝盖,起跳瞬间,脚踝需承受巨大的冲击力,若落地姿势不正确,比如足跟着地而非前脚掌先着地进行缓冲,极易造成脚踝扭伤,轻者可能只是韧带拉伤,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重者则可能出现韧带断裂,那疼痛程度会大幅增加,关节活动也会严重受限,膝盖同样关键,在助跑和起跳过程中,膝关节承受着身体的重量和爆发力,如果平时缺乏足够的腿部力量训练,或者起跳时动作不协调,就容易引发膝关节的损伤,像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
对于这些因跳高导致的损伤,及时且正确的护理至关重要,一旦发生脚踝扭伤,应立即停止运动,让受伤的脚踝得到充分休息,在伤后的急性期,也就是最初的 24 至 48 小时内,要进行冷敷,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受伤部位,每次 15 至 20 分钟,每隔 2 至 3 小时敷一次,这样能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要将受伤的脚踝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局部充血,48 小时后,可根据情况改为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
膝盖损伤的护理则相对更为复杂,如果是半月板损伤,患者需尽量减少膝关节的屈伸活动,避免加重损伤,必要时可能需要使用膝关节支具或石膏进行固定,为损伤的半月板创造良好的修复环境,在饮食方面,鼓励患者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促进损伤的愈合。
为了减少跳高运动损伤的发生,在日常训练和运动中,充分的热身必不可少,可以先进行一些简单的慢跑、关节活动操等,让身体各部位的关节、肌肉得到充分的活动和预热,提高其灵活性和反应能力,加强腿部力量训练也不容忽视,比如进行深蹲、提踵等练习,增强脚踝和膝盖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跳高运动虽充满挑战与激情,但我们要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护理,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正确的运动姿势以及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让每一位热爱跳高的人都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尽情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乐趣,避免伤痛的困扰,健康地在跳高场上飞扬。
发表评论
跳高运动中,科学预防与及时护理是减少损伤的关键。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