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尤其在季节交替时发病率较高,了解其相关知识,对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至关重要。
急性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初期痰液通常为白色黏液样,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变为黄色脓性痰,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发热、畏寒、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胸骨后疼痛、呼吸急促等不适,咳嗽症状往往较为突出,可持续数周,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
在护理方面,首先要确保患者休息环境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这有助于减轻呼吸道刺激,缓解咳嗽症状,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宜在 1500 - 2000 毫升左右,充足的水分可稀释痰液,便于咳出,饮食上,应给予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呼吸道症状。
对于咳嗽咳痰严重的患者,要指导其正确的咳痰方法,可先让患者深吸气,然后屏气 3 - 5 秒,再用力咳出痰液,必要时,可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通过震动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患者背部,两侧肺部都要拍到,以利于痰液松动咳出。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也不容忽视,若患者体温持续升高、咳嗽加剧、痰液性状改变或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预防急性支气管炎同样关键,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着凉,积极治疗呼吸道慢性疾病,如鼻炎、咽炎等,可有效降低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风险。
急性支气管炎虽然常见,但通过正确的护理和积极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护理和指导,帮助他们战胜疾病,公众也应增强健康意识,做好预防工作,减少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发表评论
急性支气管炎:了解症状、科学护理与有效预防,守护呼吸健康。
添加新评论